找到相关内容26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关于信愿念佛的一点感悟

    则便难说决定往生。若一一是实,不须问乩,自可决定判其往生耳。至疑工夫浅,戒品未全,不知临终一念之关系甚大。勿道向来做工夫,即向不做工夫之人,临终果能闻善知识开导,及他人助念,己随之念,其左右眷属善巧将护...

    文:伍维才

    |念佛|净土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19483790119.html
  • 浅谈净业三福 之二

    何谓具足众戒呢?据《观无量寿佛经疏》讲戒有多种,有三归戒、五戒、八戒、十善戒、二百二十戒、五百戒、沙弥戒、菩萨三聚戒、十无尽戒等。又一一戒品中,亦有少分戒、多分戒、全分戒。不犯四重名为具足众戒。不犯...

    宽运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1491816.html
  • 宗喀巴大师传

    通称“缘起赞”。  四十四岁那年的春天到迦瓦栋(dgah-bagdon),在无量海会之中,讲说菩萨戒品、事师五十颂和密宗十四根本戒等。以后与仁达巴共赴若珍(rwa-sgren),冬季在若珍广演大乘庄严...明止观,更是大师的精心著作。以后又造菩萨地戒品广释,密宗根本罪释、事师五十颂释等。四十七岁时宣讲现观庄严论,讲授完毕,令弟子达玛仁钦依照此次所讲的要义,而造释论。达玛仁钦即遵嘱造广释心藏经严论,即是...

    张建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5042733.html
  • 从传统到现代——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

    佛教既传入中国这个君主体制且重视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的伦理社会中,应该入方随俗,否则的话,只有被视为化外之民,以不敬之罪不能被中国社会所接受。可是〈梵网菩萨心地戒品〉明明说:“出家人法,不向国王礼拜...认为《合注》不是末世钝根所能遍阅而要求他再编一本简要的注解[17],这种工作可能是永远做不完的。《笺要》既然是《合注》的精简本,所以没有特点可资介绍。  另外他也从《瑜伽师地论》本地分把菩萨地的戒品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1452907.html
  • 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

    先进入密宗道中,可不必守护任何戒律。他们不仅自己这样想,并引导他人也入于其道,使教的根本和道的根基都遭毁坏。宗喀巴大师针对这一弊端,宣讲《菩萨戒品》、《事师五十颂》、《密宗十四根本戒》等规矩和一切学密...的《菩提道灯论》,开演“三士道”次第。这部著作,代表了宗喀巴在显教方面的思想体系和创见,并成为格鲁派教义的根本典籍。此后又造了《菩萨戒品广释》、《密宗根本罪释》、《事师五十颂释》等著作。47岁时,宣讲...

    周成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95261956.html
  • 受菩萨戒仪

    如来示灭。向二千余年。正法沉沦。邪风广扇。众生薄福。生遇此时。纵有听闻。莫能信受。良由烦爱情重。见执坚强。若不改往修来。罪无由灭。若罪不灭。戒品不发。戒品不发。解脱难期。今请十方诸佛诸大菩萨。为作证明...

    慧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14680890.html
  • 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

    实用的弹性空间,为了适应各个时代及其所处的环境,便出现了大乘经论中的菩萨戒,例如《菩萨璎珞本业经》、《梵网菩萨戒经》、《优婆塞菩萨戒经》、《大智度论》的〈释尸罗波罗蜜〉,《瑜伽师地论》的〈菩萨地·戒品〉。由《瑜伽论》的〈戒品〉产生《瑜伽菩萨戒本》、《菩萨地持经戒本》、《菩萨善戒经戒本》。可是《璎珞经》只列菩萨三聚净戒及十条重戒戒相,《大智度论》广说七众戒,略说则身口律仪,仅有八种。又说:“善是总相戒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圣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0753021197.html
  • 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

    璎珞本业经》、《梵网菩萨戒经》、《优婆塞菩萨戒经》、《大智度论》的〈释尸罗波罗蜜〉,《瑜伽师地论》的〈菩萨地·戒品〉。由《瑜伽论》的〈戒品〉产生《瑜伽菩萨戒本》、《菩萨地持经戒本》、《菩萨善戒经戒本》...承认戒律是世间善法、出世善法、乃至也是成就无上佛果的共同善法。  一般圣典的看法,多说持戒清净,是人天善业,得人天福报,例如南传的《清净道论》〈说戒品〉,所说持戒的五种功德,均属人天层次的利益。可是,在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50939662.html
  •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(六)C

    的『普曜经』,没有这一段文句。这部经,现有梵文本,可以对勘。  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的菩萨行位,或十住以前立十信,在中国佛教中,是众所周知的。这主要是受了『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』,『...0上)。  『出三藏记集』卷四(大正五五·二一下)。  『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』卷上(大正二四·九九七下──九九八上)。  『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』卷上(大正八·八二六中──八二八上)。  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15540893.html
  •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(2)

    跋摩译为《菩萨善戒经》。 讨论三聚戒的四重四十二轻戒者,乃为《瑜伽师 地论》卷四十至卷四十二的《戒品》。 ...其 〈戒品〉之末段部分, 强调九种尸罗为三种净戒所摄。 (84) 并谓三菩萨净戒,能成就菩萨三种事: 律仪戒能安住其心,摄善法戒能成熟自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3546265.html